top of page

關於五方佛

五方佛是一種密宗修行之中的概念,包括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五尊佛,佛身的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綠白。位於中央的毗盧遮那佛是主尊,其他四尊佛都是毗盧遮那佛化現的。其具體方位、顏色和名稱可參照題圖。

 

五方佛之中的主尊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而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合稱三身佛,三身是一佛。

 

五方佛之中的無量壽佛就是我們熟知的阿彌陀佛,但是佛身為紅色,與漢系常見的阿彌陀佛不太一樣。

 

根據《地道建立》46頁註釋,佛陀的智慧法身從作用不同的角度開出五智,分別是大圓鏡智,法界性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五方佛和五智一一對應。修持五方佛代表一種把凡夫的五蘊和五種煩惱轉化成為以五智為代表的佛陀的殊勝功德的過程。五方佛及其對應的内容請看下表。

備註:所凈煩惱依據修法儀軌而定,和網上信息(比如維基百科或者百度百科)不一樣。其中通過修持凈化嗔恚的煩惱轉為法界性智,通過修持凈化愚癡的煩惱轉為大圓鏡智和網上已有信息相反。


 

供奉五方佛的寺院從北魏初年(公元386年)開始出現在漢地。其中梁武帝修建了大量的官寺來供奉五方五佛,但是基本上都毀於會昌法難(公元845年),最後只留下大約十座寺院還繼續供奉五方五佛,其中有五座寺院在山西大同,北魏的首都。北京法源寺也是保留了五方五佛的其中一座寺院。

 

《起信津梁》224頁記載,公元1400年宗大師44歲的時候,在一個叫做嘉索埔的地方,在大神變節的十五天裏面,陳列了圓滿豐饒的廣大供養,在三摩地之中修持令一切供養境歡喜的供養儀軌。當大師猛利觀想迎請所供養的十方諸佛的時候,一切虛空之中都被以五方佛行相的如來所遍滿,如來之身仿佛帳篷一般覆蓋天地而受用供養。後來在拉薩舉辦祈願法會的時候,也持續不斷地出現這樣的境相。這是一段克主傑尊者記錄在《密傳寶穗》之中的宗大師的秘密功德。

 

宗大師的修證功德令人神往,希望我們都能因為現下的一份恭敬和虔誠種下未來跟隨清凈傳承的師長早日習學相關典籍,依教而修並修有所成的正因。

bottom of page